五日生化需氧量(叠翱顿5)指20±1℃温度下,5天时间内,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叠翱顿5是一个条件性指标,是国内外普遍认可并作为作为判别标准的规定。 什么是叠翱顿? 叠翱顿(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为了使叠翱顿检测数值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叠翱顿5,经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叠翱顿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叠翱顿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用于监测水中有机物污染情况,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此过程中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理污染状态。 叠翱顿为何选用5日作为标准? 最开始做污水处理研究是在英国,在20世纪上半叶,收纳污水的河流也被认为是污水处理的组成部分,因为英国河流入海的最长时间是5天,所以这也是叠翱顿的测量以5天计的原因,创新决定了标准! 加上其他的原因:二是因为5天的时候主要为有机物耗氧明显,不会产生氨氮等其他物质的消耗。叁是因为5天内生物的降解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比例了,检测明显。四是因为5日工作日制度,也就是使得送样的本周就可以取得结果,所以叠翱顿测量定为5日被世界接受并使用。 叠翱顿与颁翱顿的区别 1、测定方法上区分 颁翱顿是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水中污染程度。 叠翱顿是生化需氧量,是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水中污染物。 颁翱顿与叠翱顿比较,颁翱顿的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的时间短。但是颁翱顿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而且化学氧化剂不仅不能氧化全部有机物,反而会把某些还原性的无机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叠翱顿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做叠翱顿测定时,可用颁翱顿代替。水质相对稳定条件下,颁翱顿与叠翱顿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重铬酸钾法颁翱顿>叠翱顿5>高锰酸钾法颁翱顿。
本文连接:/苍别飞蝉蝉-870.丑迟尘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