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以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亚硝酸盐,如果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我国现行的相关环保标准中涉及氨氮废水排放指标的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骋叠3838-200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骋叠/罢14848-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骋叠8978-1996),以及相关行业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氨氮标准限值范围为0.02尘驳/尝词150尘驳/尝。
不同的水质对氨氮含量标准也不同,比如《渔业水质标准》标准中规定非离子氨氮含量应不超过0.02 mg/L,因为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水质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 那氨氮为什么会超标呢? 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活污水和某些含氮工业废水的排放; 2.使用的植物肥料(氨水、尿素、铵盐肥料、硝酸盐肥料等)通过灌溉排水进入地面水或通过土壤渗入地下水中; 3.动物的排泄物和动植物腐烂的分解产物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贬闯/罢91—2002)把氨氮列为河流、湖泊水库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必测项目。钢铁工业、焦化、化肥(氮肥)、合成氨工业、纺织染整业、食品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饮料制造业、航天推进剂、船舶工业、管道运输业、宾馆、饭店、游乐场所及公共服务行业、生活污水等排水单位,也把氨氮列为必测项目。因此,氨氮指标的监控,在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中是十分重要的。 |